8月14日,央行发布公告,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,2025年8月15日,将以固定数量、利率招标、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,期限为6个月(182天)。
点评:8月5日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净回笼,虽然上半月资金面整体宽松,但伴随税期临近和超长债发行压力抬升,以及存单到期压力上行,央行选择维持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的操作模式,且相较于6月、7月2000亿元的投放规模加量,释放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信号。
据央视新闻,美国高盛集团13日在研报中预测,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年将降息三次,每次25个基点,明年将再降息两次。完成上述5次降息后,联邦基准利率将降低至3%至3.25%的区间,低于当前4.25%至4.5%的水平。
点评:高盛这一研判可能基于对通胀回落与经济韧性并存的预判,反映国际投行对美国软着陆概率的乐观评估。若成真,将缓解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,推动非美货币升值,但需警惕降息预期过热可能引发的资产价格波动。
对于举牌中国太保H股一事,8月14日,中国平安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相关投资属于财务性投资,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的常规操作。”香港交易所股权披露信息显示,中国平安于8月11日以每股平均价32.07港元买入中国太保H股股票,合计买入174.14万股,共耗资超5583万港元。本次买入后,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股份占其已发行的有投票权股份的比例为5.04%,触发举牌。
点评:险资作为长期资金,同样会关注保险股,保险股同样属于“红利”范畴。当前估值已较为充分反映保险股资负两端压力。险资举牌同行指向对自身行业基本面的筑底向好的认同。
8月14日,华信信托发布《关于收购个人投资者信托受益权的公告》称,公司收到大连安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致函,收购公司将按照风险处置的整体安排,于2025年9月25日前收购符合资格的个人投资者的信托受益权,委托公司公告并协助处理相关签约事宜。
点评:通过第三方收购实现个人投资者权益退出,有助于化解存量风险、维护社会稳定。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使用前请核实。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如需转载请与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社联系。未经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社授权,严禁转载或镜像,违者必究。
特别提醒: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,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央行开展1.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 分析师:维持流动性充裕的操作态度基本不变
央行: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,2025年8月15日,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、利率招标、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,期限为6个月(182天)
普京特朗普会晤在即,美方宣布:允许俄方在现行制裁下与会,期间相关交易可获得豁免!消息人士:“特普会”不谈领土划分;泽连斯基发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