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终于“豁出去”了美国最担心的一幕:战略

 量化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24 12:46

  

印度终于“豁出去”了美国最担心的一幕:战略棋子反成金融叛军

  据报道,印度外长苏杰生即将启程前往莫斯科,参加一个表面上看似是例行的印俄政府间会议。但是,这场会议因一个特定的关键词——卢比结算,正在全球财经界引发广泛关注。这意味着印度的意图可能不仅仅是以折扣价购买原油,更深层的目标或许是用卢比替代美元,直接与俄罗斯开展贸易。在过去,印度在金砖国家倡导去美元化的议题上一直采取谨慎态度,主要是因为担心惹恼华盛顿。然而,随着特朗普政府今年切断了印度的最惠国待遇,并威胁将其列入汇率操纵观察名单,印度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。

  即使美国的制裁大棒还未真正落下,印度已经意识到再如何迎合华盛顿都无法换来真正的豁免,反而不如主动出击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印度决定将卢比结算从“初步研究”直接升级为“立刻实施”。长期以来,全球能源交易一直被美元主导,但近几年来,情况开始有所变化。例如,自2018年起,中国便开始使用人民币购买中东石油,打开了一个新的交易窗口。而如今,印度也在用卢比购买俄罗斯原油,这无疑是在美元的软肋部位再捅一刀。据了解,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国,仅仅印度和中国就占到了近四成的市场份额。如果这两个国家都能绕开美元进行交易,SWIFT的“能源专线”势必将遭遇重大冲击。而美国为什么会对印度施加如此强硬的压力,理由显而易见。

  如今最令人担忧的情况正在上演,原本是战略棋子的印度,如今竟然成了金融领域的叛军。华盛顿本来是希望印度能够与中国抗衡,形成“联印制华”的格局,然而新德里却在货币战场上选择了与北京并肩而立。虽然从短期来看,卢比结算可能只是一个双边贸易成本的降低工具,但从长远角度来看,这为印度打开了一个“逃离美元”的潜在通道。如果未来,印度能够在与非洲或东盟国家的贸易中也普遍采用卢比结算,那么美元在全球贸易中作为“抽水机”的作用将受到重大削弱。经过一番思考,似乎印度终于决定“豁出去”一搏。尽管印度一直以来与其他美国盟友的合作关系并不如意,但在这个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体系中,很多事情确实不能做得太过分。

  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,尽管印度在购买俄罗斯廉价石油方面活动频繁,但这并不妨碍它在某种程度上还在努力迎合美国。可以说,印度此时主要追求的是一个“两头不得罪”的平衡策略,试图在大国之间游刃有余。然而,当特朗普政府主动打破这一平衡,选择放弃对印度的重视时,可以说,这种新形势迫使莫迪政府采取了新的行动。虽然看似印度试图用卢比替代美元,实际上它并不想要取代美元,而是希望能够在金融上更加自主,活得更像自己。直白地说,印度并没有野心让卢比成为全球货币,它的目标只是不再被美元束缚。

  莫迪政府心中盘算得很明白:首先通过与俄罗斯的交易进行试探,再将这一模式逐步复制到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,以期在能源供给链上掌握更多的主动权。这种“稳住基本盘、再谋求扩展”的策略,尽管与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动进攻有所不同,但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力。它展示了中等强国如何在美国的金融铁幕下,成功撕开一条生存之路。当印度的卢比与中国的人民币在能源大交易同抛弃美元时,全球听到的已不是“谁来取代谁”的争论,而是“单极金融时代”的裂痕愈发显著的回声。这次印度选择主动出击,表面上看似是一种被动反应,但实际上或许比任何高层峰会都更加接近美元霸权落幕的时刻。